七月小姐作瑜珈

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

不回答也是種回答

還記得當初在印度上教師訓練課程時,我們將人類的學習特性概括分成視覺派、聽覺派、思考派與行動派等四大類,針對不同的學習特性授課者要能夠迅速察覺,並調整教學方式以確認學生能夠完整吸收自己所教授的內容。這門課到目前為止,被我列為受訓期間最受用的五個主題之一,不只能運用在課堂上,導入日常生活、辦公室的工作,以及演講寫作中都極為實用。然而,在過去這段時間的教學經驗與其他受訓課程中,我也發現,除了前文所提的四大派別之外,有時候,'' 不聞、不問、不答 '' 更是極具深度的教學方式。



還住在台灣的時候曾經碰過一個瑜珈老師,他永遠在上課時間到的那一刻才進入教室,從來不問學生們那裡不舒服或曾受過傷,在瑜珈練習的過程中也從不告訴大家,當某部位不舒服時有什麼替代動作可以進行,他總是按照自己的課程安排與速度,走完整堂課並在下課鐘響的那一刻結束一切課程,走出教室,完美的流暢度讓人欽佩,但課後充斥耳邊的確是同學之間的牢騷抱怨。抱怨歸抱怨,但跟隨這位老師的人依舊不在少數,好奇如我,終於有一天從其中一位長年跟隨者口中聽到了解答:「老師並不是不關心大家,只是他相信,我們每個人自己才最了解自己,自己也應該是最直接感受身體反應的人,如果在某個體位中,腳疼痛不已卻不提出來,而悶在心裡撐著作,那是也是自己的選擇,我不願當一個好事而剝奪學生自我學習的這個機會。」

今年五月底去法國參加內觀瑜珈與正念冥想練習時,指導老師最常掛在最邊的一句話就是:「上課時有問題的話,先不要發問,寫下來擱在一邊,等整堂課上完之後,自己想一想,這個問題還有問的必要嗎,還是已經獲得解答? 或是想一想,我手邊的工具與資料中,有沒有可以讓我找出解答的元素,如果有的話,我還要直接發問嗎? 或是自己先嘗試研究之後,再決定要不要問、要問誰、要怎麼問。」

兩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指導者,在面對學生時採取了類似態度 '' 不聞、不問、不答 '',將學習的主導權下放,由學生自己操控一切,在靜默中啟動學習者察覺、思考與整理的能力,真正地將釣魚竿交到學生手上。

最近我自己的課堂上也出現了打算進行教學的人,對方接連幾次的提問內容,讓我不禁自省,身為授課者,過去是否對這位學生說得太多、給的太多,導致兩人之間產生了過度的信賴與連結感,讓她不再懷疑我說的話而去多方求證,也讓她失去了獨立思考與收集資源的能力,:「我這無疑是在扼殺另一位老師的潛力!」驚覺這點之後,我開始採取和對方疏離的態度,用不答取代解答,希望這隻被我推出鳥巢的雛鳥,將來會有展翅高飛的一天。


沒有留言: